阜新新闻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阜新新闻

丫头营子飞出的“作家丫头”——王立春

2014-3-6 15:25| 发布者: 张岩| 查看: 4935| 评论: 0|原作者: 刘丹

 



      好像一开始就没离开过那里。多年以前,我和辽西的蒙古族小山村有过别离。仿佛就在昨天,不管11岁的我多么不情愿离开那个住了五年的丫头营子,都要跟父母到城里去。搬家的大卡车拉着丢了魂的我,一意呼啸南行,在翻越山坡时,我眼看着自己的11岁从车上跳下来,跑回了营子。我的童年留在了那里,和那些邻居的小伙伴地里的老玉米草里的大眼贼们呆在了一起。是上天安排给我辽西的那片土,让我的根生在那里。丫头营子就在乌兰木图山下。我躲不开故乡土地苍凉和贫瘠的洇染,回避不了蒙古人的日夜教益。好多的时候,我都不知不觉地把自己化成蒙族人。我的第一部儿童长篇小说写的是一个蒙古族女孩的成长——不管从时间上跑出多远,我也像逃不出如来掌心的那只猴子,离不开这个蒙古营子。                            ——摘自王立春的散文《辽西深处》


           走不出故乡的小山村

       终于,在王立春再次回到她魂牵梦绕的小山村——丫头营子的时候,记者见到了这位著名的的儿童文学作家、诗人。她,清纯、年轻、热情、光芒四射。接触她本人,读她的作品,都能真切感受到她那颗永远不泯的童心。“丫头营子的‘丫头’现在写成‘雅头’,我小时候还叫‘丫头’,我更喜欢丫头营子这个名字,更亲切更水灵。”王立春莞尔一笑,“我6岁的时候随母亲工作调动来到这里,在这儿生活了5年。这5年,决定了我一生性格和感情的基础。”影响着王立春一生的“丫头营子”,位于乌兰木图山脚下的阜蒙县哈达户稍乡。“我一辈子离不开乡村的哺育,离不开我儿时所感受的教益。正因为从这个小山村成长起来,所以我一路阅读,一路写作,一路也没有离开那个生我养我的童年、故乡,这些东西一直带着我走到现在。我一心做儿童文学,觉得在骨子里就是因为故乡的这个小山村。”王立春回忆起自己的童年和成长经历,感触良多。 “6岁那年,母亲带我下乡,父亲在城里工作,因为我母亲的成分是‘地主’。在我小时候,如果成分不好的话,对一个孩子的心灵挫伤是特别大的。我就是这样伤痛着、跟母亲孤独地在这个山村度过。这在我童年成长过程中都像刀劈斧刻一样,给心灵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记。后来在我写作时,这种伤口结痂了,结痂之后再一次呈现出来的时候,它已经不是疼痛了,而是像花朵一样盛开。这些一旦写出来,就是把痛苦变成了美好。”

       走上了儿童文学之路

       “我小时候就喜欢读各种书,爸爸当时在城里工作,那是文革时期,他收集的书很多,成箱成箱地往回搬。如果说更偏重于喜欢哪个作家,我那时还没有呈现出来。后来,我发现自己对儿童文学非常感兴趣的时候,有些作家的作品就对我的艺术创作产生了终生有益的影响。比如说,我很喜欢泰戈尔的作品,到现在我都能对他的许多作品记忆犹新。而且当自己进行写作时,泰戈尔的许多艺术感悟、对人性的思考,不自觉地就在我的脑海里形成了创作的痕迹。所以说,如果说对哪位作家有偏好的话,我最早应该是对泰戈尔产生兴趣的。”谈及如何走上儿童文学的道路,王立春认为得益于儿时读了许多书,也得益于女儿。“我记得在写我的第一部儿童诗集的时候,创作灵感其实是因为我女儿的出生。当她长到两三岁的时候,我觉得对自己人生原来的那些思考,一下子就像岩浆喷发一样出来了。孩子对我的不停提问,对世界的猛然提醒,我觉得自己一下子被引爆了。”谈起作品的艺术个性,王立春觉得与自己的性格、个性有关。“每位作家、艺术家都会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这可能就是艺术个性。就像我本身性格一样,我的个性比较简单、比较天真。我一直希望我能用一种浅白、简单的方式对事物进行一种表述,当然我希望这种简单,孩子们能够理解。如果孩子长大了,有一定的经历、阅历之后,他能够得到我的作品背后的思考。我希望我这种简单的、天真的对世界的解释能够形成我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同时,潜在后面的思索也能够给读者带来沉下来的东西。”

        “作家丫头”的家乡情怀

       在王立春一长串的工作职务和社会职务当中,她格外珍视“雅头营子蒙古族小学名誉校长”这个头衔。这是回荡着她全部童年记忆的村小。无论飞出多远,如今的她都依然燕子一般时不时地飞回小山村,飞到她时时牵挂的139名孩子身边。她爱他们,就像守护自己美好童年一样守护着山村的孩子们。近几年来,王立春利用体验生活等各种机会经常回到家乡,走进孩子们的课堂,深入孩子们的家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并带动身边更多人共同关注农村孩子的教育。
在雅头营子村小,她能一字不差叫出一大群学生的名字,和他们做游戏,给他们上文学课,请他们吃香甜的锅包肉,为他们送来儿童图书。她还利用各种社会活动呼吁农村孩子缺少课外读物、幼儿文学缺失的实际状况,并决心为雅头营子村小首先建起一个孩子们的图书馆。沈阳市少儿图书馆、九三学社沈阳市委、大东区作家协会的同志们听说她的想法后,给孩子们送来了千余册图书和杂志;山西《小学生拼音报》的张梅霞主编寄来了报纸和500多册儿童图书;文学少年杂志社的主编越郁秀、编辑高凯给孩子们送来了钱物;北京一位不愿留下姓名的编辑,把原本想留给自己孩子长大后阅读的300多本书寄给了雅头营子村小;许多作家和画家也把自己的著作和藏书纷纷给孩子寄来。中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诗人金波听说了这件事,把刚刚领到的稿费捐赠给孩子们建立了图书馆;2010年9月,年过古稀的金波老人又和王立春亲自到校看望孩子们。懂事的孩子们唱起金波爷爷写过的歌《海鸥》,欢迎他们的到来。王立春把所有对孩子们的爱,化作行动,融入作品。眼下,她用自己的儿童诗来解读小学课本中古诗词的新作又将问世,我们期待着这位让家乡骄傲的“作家丫头”飞得更高更远!




版权和免责声明:   

1.阜新新闻网拥有网上发布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阜新新闻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阜新新闻网版权所有)”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阜新新闻网”,阜新新闻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Copyright © 2020 版权所有:阜新新闻网     All Rights Re.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