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新闻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阜新新闻

辽宁省首位女新闻摄影记者

2018-10-22 09:27| 发布者: 张岩| 查看: 5784| 评论: 0|原作者: 孟淑梅口述 记者 张奎武 整理

   

    孟淑梅从1955 年到1990 年,在《阜新日报》新闻摄影的岗位上从业35 年,见证了阜新作为共和国能源基地的崛起与辉煌。从几百米深的井下到阜彰两县的广袤大地,都留下了她辛勤的足迹    

孟淑梅口述 记者 张奎武 整理    

    我是1955年10月调到阜新日报社做摄影记者工作的,至1990 年退休,我在报社工作了35年。新闻摄影工作,给我留下了许多难忘的回忆。

    1952年10月,我从家乡开原县应招来到阜新,分配在阜新矿区文工团。第二年,我被调到矿区工会宣传部,在工作中我有机会学习摄影,逐渐对它产生了兴趣。1953年7月1日,海州露天煤矿正式移交生产,我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摄影记者一起参加了仪式。我在拥挤的人群中拍到剪彩的镜头,刊登在当时的《阜新工人报》(《阜新日报》前身)上。这张照片是我第一次见报的作品,我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从这以后,我陆续又给《阜新工人报》拍了一些照片,大部分发表了,这使我深受鼓舞,从此与摄影结下了不解之缘。到报社工作以后,在领导和同志们的帮带下,我逐渐对党的新闻工作的重要性有了认识,特别是对摄影的兴趣越来越浓,因而在实践中坚持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新闻知识和摄影技术。

    阜新是闻名全国的煤电之城,当时《阜新日报》的主要宣传任务是煤矿工人的生产劳动,因此我常常到煤矿进行采访。上世纪五十年代,我走遍了矿区的每个煤矿,常常是顶烈日、冒严寒,条件是比较艰苦的。特别是遇到“夺煤大会战”,差不多两三天就要下一次矿井。为了及时完成摄影报道任务,甚至有时一天要到井下两次,这对我这个年轻的女同志来说,的确是很不容易的。那时下矿采访交通也很不方便,有时靠步行,有时能骑上一辆自行车就感到很满足了。当时摄影器材也很落后,我用的是苏联产的“卓尔基”,闪光设备则是每次只能闪一下的闪光泡,而且有时还不好买。然而,能够到一线拍摄火热的生产劳动场景,我却感到无比的自豪和快乐!1957年,在连续报道新邱矿二井正规循环作业时,我和文字记者一同前往,他们住在新邱矿记者站每天用电话传稿,我每天则要往返回报社一次,白天下井拍照,晚上赶回冲洗放大照片,工作量很大也很紧张,加班加点是常事。虽然工作很辛苦,但每当完成任务又感到非常快乐。由于我经常下井采访,逐渐和矿上的许多工人熟悉了。工人师傅很关照我,他们给我找小靴子、小作业服,有时还把保健饭带下井一起吃。井下拍照,大都离不开打眼放炮、棚棚子,条件差,难度大,画面变化小。由于我和许多老工人很熟,每次他们都帮助我组织场面,使我一次次顺利完成了任务。那些年,我多次采访和拍摄煤矿先进工人和他们的事迹,还拍过苏联顿巴斯矿工在平安矿井下传授薄煤层采煤经验的珍贵镜头。我的许多照片,不但刊登在《阜新日报》上,有些还被《工人日报》《民族画报》《辽宁日报》《共产党员》等报刊发表。

    上世纪五十年代正是我国进行大规模建设时期,阜新发电厂也是我经常报道的地方。如一号机组投产前,我去拍摄了工人和苏联专家生产劳动的照片,其中有一张寄到新华社,他们向国内外发了稿,《人民日报》也刊登了。

    1958年到1961年,我的主要任务是从事农村摄影报道。这几年,正是国家三年困难时期,下乡采访,工作和生活是十分艰苦的。就拿交通来说,沿铁路公路的采访目的地能乘上火车或汽车,而大多数时间只能步行或骑自行车,有时农民顺便捎脚坐过牛车或马车。去梨树营子村采访我骑过毛驴,到彰武县采访还骑过马。

    去农村采访由于路远交通不便,有时一去就是几天,住在老乡家,吃的是派饭,常常是高粱米饭,葱叶蘸大酱,每顿饭按规定交两角钱、四两粮票,这在当时已成了习惯。有时甚至吃饭都很困难。记得有一次我去彰武,和县报社的同志一起到五峰公社二道河子大队采访,因为道路不熟,太阳落山了才到,吃没吃的,住没地方,我们一人吃了两个生茄子当饭。我找到大队食堂的一个小炕,连衣服都没有脱住了一宿,直到第二天上午10 点多钟,大队才给我们做了点儿饭吃。这次我仍然顺利完成了采访任务。

    1960年春,我去采访阜新县大巴公社的备耕生产,听公社负责同志讲,黑虎洞大队备耕搞得热火朝天,希望我去拍张照片宣传一下,我一个人就上路了。我是上午10点多动身的,顺着公社往西,一直走到下午1点多还没有到。这时,我的心里没底,肚子也饿了,便找到一家社员打听。女主人马大娘说,上黑虎洞要走盘山道,还有狼,男人都不敢一个人去。但我采访心切,吃完了大娘给我弄的饭,背上大包小包便上了山。这时天渐渐黑了,我心里不免有些害怕,但已经来了,也不好半途又转回去。于是咬咬牙通过盘山道,在晚上7点多钟才赶到黑虎洞大队,当时队部里没有人,我便找到一家老乡家住下了。第二天我向大队了解情况后,抓紧时间拍了社员备耕送粪的照片,然后按照他们告诉我的路线,又走了大半天,才从新邱乘汽车回到报社。这次采访,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我在农村采访那些年,确实是吃了不少苦,我曾骑自行车到几十里远的旧庙公社采访。有时遇到任务紧急,不管严冬酷暑、刮风下雨,摸黑赶路,也同样坚持下乡。虽然是艰苦的,但工作起来很愉快,每次都比较顺利地完成了任务,经常受到领导的表扬和同志们的好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亲眼目睹阜新发生的深刻变化,用相机来反映这些变化。这时我使用的摄影器材有了很大改善,下去采访,交通和工作条件也越来越好。我兴奋地工作着,反映阜新新面貌的一张张、一组组照片陆续在报上刊登。我拍摄的阜新风光彩色照片,除多次在报社橱窗展出外,还被市领导作为纪念品送给外宾。

    30多年间,我拍摄的照片在《阜新日报》上发表超过5000幅,在省以上报刊刊用的约100张,主要包括《辽宁日报》《辽宁青年》《辽宁画报》《新农业》《妇女》《辽宁经济报》《辽宁体育报》《辽宁中医杂志》《瞭望》《解放军画报》《人民中国》《北京周报》《体育报》《工人日报》《人民邮电报》等。有些照片还多次参加辽宁省影展、省妇女影展、省新闻影展、省民兵影展、辽西影展和东北三省影展等。

    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用手中的相机捕捉最鲜活生动的镜头,也记录下了时代,见证了历史。作为一名《阜新日报》的新闻摄影记者,纵使有着这样的苦乐年华,我依然无怨无悔,并为此而倍感骄傲和自豪!(题图:全国劳动模范肖光仁获“模范之家”称号)


    孟淑梅  1955年——1990年在阜新日报社从事新闻摄影工作。辽宁省摄影家学会首批会员。工作期间,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摄影简历被载入《中国摄影家大辞典》和《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

    1979 年出席辽宁省文代会。

    1980 年任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和市文联委员。

    1985 年获阜新市从事新闻工作30 年“荣誉证书”。

    1986 年获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颁发的荣誉证书。

    1988 年成为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员,并获中国记协颁发的“老新闻工作者”纪念章。


记 录 变 迁

    一座城市的成长与蜕变,留在了人们的记忆里,也留在了摄影师的照片里。

    孟淑梅用脚步丈量着城市的广度,也用镜头记录着城市的温度。照片里曾经人们再熟悉不过的城市建筑,在时代的前进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不复存在,唯有这些泛黄的照片勾起了我们过往的记忆。也许是一条路,也许是一座桥……

原市图书馆

建设中的市工人文化宫

原阜新火车站

人民桥

刚刚落成的市体育场

市第二百货商店

花园市场旧貌

阜新影院


留 住 记 忆


    上世纪五十年代,阜新这座煤电之城担起了为共和国输送能源的重担,无论是在煤矿还是车间,都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孟淑梅背着一架苏联产的“卓尔基”,和工友们顶烈日、冒严寒,一同奋战在生产第一线,用镜头定格时间的脚步,留住时代的记忆。

送料到一线

露天集体婚礼

拔河比赛

西阜新车辆厂

海州露天矿

平安矿一井一米层的工人正在进行打眼作业

五龙煤矿劳模于占海和工友们为实现日产2000 吨一起努力工作

新邱东露天矿小电机车



显 影 生 活

    生产是火热的,生活是热烈的。

    阜新的田间地头都留下了孟淑梅的足迹。即使交通工作条件艰苦,孟淑梅也从未放慢赞颂美好生活的脚步。坐马车、坐驴车甚至步行20公里去农村记录农民真实的生产生活场景,孟淑梅觉得只要能拍摄出反映时代与现实的照片,苦点累点也都是值得的。

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 

彰武县人口普查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山南地区飞机播种作业

那达慕大会——蒙古族大娘

市民在“一百货”挑选心仪的商品

民兵打靶之前

人民公社打井

送公粮





版权和免责声明:   

1.阜新新闻网拥有网上发布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阜新新闻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阜新新闻网版权所有)”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阜新新闻网”,阜新新闻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相关分类

Copyright © 2020 版权所有:阜新新闻网     All Rights Re.

回顶部